固定电话:0951-8671748 传真:0951-8671748
电话:17795075100(冯总)
地址:宁夏银川兴庆区光耀中心B座13A03
为什么生物质颗粒燃料热效较燃煤更稳定持久?
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热效(热效率)之所以比燃煤更稳定和持久,主要归功于其物理特性、化学成分和燃烧过程的优越性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核心方面来理解:
1. 物理形态:均匀性与密实度
生物质颗粒:是通过将木屑、秸秆、稻壳等原料粉碎后,在高压下压缩成型的。这使得每一颗颗粒的尺寸、密度和形状都高度统一。这种均匀性保证了在燃烧时,进料速度稳定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一致,从而提供了非常平稳和持续的燃烧速率和热量输出。
燃煤:尤其是散煤,块状大小不一、密度不均,甚至含有矸石等杂质。这会导致在燃烧时,进料不均匀,燃烧速度有快有慢。大块煤可能还没烧透,小块煤已经烧完了,造成热量输出波动大,不稳定。
2. 化学成分:挥发分与固定碳的比例
生物质颗粒:挥发分含量极高(通常占70%-85%)。挥发分是指在加热时首先释放出的可燃气体(如甲烷、一氧化碳、氢气等)。这些气体很容易点燃并产生剧烈的火焰燃烧,快速达到工作温度。剩余的木炭(固定碳)结构疏松,也能持续稳定地燃烧。整个过程是先气化再炭化,燃烧非常充分。
燃煤:固定碳含量高(优质煤可达50%以上),挥发分相对较低(20%-40%)。燃烧时,需要先有足够的热量将煤块加热到很高温度,固定碳才能开始缓慢燃烧(红热状态)。这个过程升温慢,且热量释放更依赖于固体碳的缓慢氧化,容易受煤块大小和通风影响,导致热输出不稳定。
3. 燃烧过程与效率:充分性与结渣
生物质颗粒:
(1)燃烧充分:高挥发分产生的大量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良好,在专用燃烧机中能实现高效、几乎无烟的燃烧,能量释放率高。
(2)灰分少且熔点高:生物质灰分含量低(一般<5%),且灰分中钾、钠等元素含量低,灰熔点较高,不易在炉膛内结渣。保持炉膛内通风顺畅,使得燃烧过程能持续稳定地进行。
燃煤:
(1)易燃烧不充分:如果通风不好或煤质差,容易产生黑烟和大量煤渣,造成能量浪费和热效率波动。
(2)易结渣:煤的灰分含量高,且灰分中含有大量易熔物质,灰熔点较低。容易在高温下熔化结成的硬块(炉渣),包裹住未燃烧的煤,阻碍通风,使燃烧恶化,热量输出骤降,必须停机清理。
4. 硫含量与腐蚀性
生物质颗粒:含硫量极低(通常<0.1%),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很少,对锅炉受热面的低温腐蚀很轻,能长期保持锅炉的换热效率。
燃煤:含硫量较高(尤其是劣质煤),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硫,遇水蒸气形成亚硫酸,对锅炉尾部受热面(如省煤器、空气预热器)造成低温腐蚀,久而久之会损坏设备,降低换热效率,影响热输出的稳定性。
对比表:
特性 |
生物质颗粒燃料 |
燃煤 |
对热效稳定性影响 |
物理形态 |
颗粒均匀、密度一致 |
块状不匀、含杂质 |
生物质进料和燃烧稳定、燃煤波动大 |
挥发分 |
高(70-80%) |
较低(20-40%) |
生物质点燃快、燃烧剧烈且稳定;燃煤预热慢、燃烧缓 |
固定碳 |
较低(15-25%) |
高(>50%) |
生物质后期燃烧平稳;燃煤释放慢 |
灰分与结渣 |
灰分少、灰熔点高、不易结渣 |
灰分多、灰熔点低、易结渣 |
生物质燃烧畅通持久;燃煤易因结渣而中断燃烧 |
硫含量 |
极低(<0.1%) |
较高 |
生物质不易腐蚀设备、效率稳定;燃煤服饰设备,效率递减 |
生物质颗粒燃料由于其高度统一的物理规格、极高的挥发分含量和低灰分特性,使其在专用设备中能够实现快速、充分、通畅的燃烧。整个过程类似于一个持续稳定的“燃气发生”过程,因此热效率输出非常平稳和持久;而燃煤因其自身成分和物理形态的不均匀性,以及易结渣、腐蚀设备等缺点,导致其燃烧过程可控性差,热输出波动较大,难以达到生物质颗粒那样的稳定和持久状态。
因此,在适合的燃烧设备中,从燃烧品质的角度来看,生物质颗粒是优于散煤的更高级、更清洁的固体燃料。